四川省职高参加高考考哪几门

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评述
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教育大省,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性作用。全省现有中等职业学校400余所,涵盖工科、商科、农科、艺术、医护等十余个专业大类,年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超过20万人。近年来,四川省教育厅通过深化产教融合、推进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、优化专业布局等举措,持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。特别是在升学通道建设上,四川省构建了以“对口高考”为核心的中职生升学体系,为职高毕业生提供了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等的高等教育升学机会。

职高生通过“对口高考”进入高等院校的比例逐年上升,2024年全省对口高考报名人数达8.7万,录取率超过75%。这一升学机制不仅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“断头路”的局限,还通过“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”的考核模式,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。此外,四川省在考试组织、招生计划分配、专业对接等方面均体现了政策倾斜。例如,部分高职院校单列50%以上招生计划用于对口高考,且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,如电子信息、现代农业、现代服务业等,进一步增强了职教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。


四川省职高生高考考试科目及要求
四川省职高生高考(对口高考)的考试科目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部分,总分750分,具体安排如下:

科目类别 科目名称 分值 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模块
文化课(400分) 语文 150分 6月7日9:00-11:30 基础知识、现代文阅读、文言文阅读、写作
数学 150分 6月7日15:00-17:00 预备知识、函数、数列、三角函数、平面向量、概率与统计
英语 100分 6月8日9:00-10:30 语法(时态、语态)、阅读理解、完形填空、写作(无听力)
专业课(350分) 专业综合理论 200分 6月8日15:00-17:30 依据专业类别考核核心理论,如机械制图、电子电路、会计基础、护理学基础等
专业技能实操 150分 3月-4月(各专业自定) 机械加工、电子设备调试、护理操作、计算机编程等实践技能

四川省职高高考与普通高考对比分析

对比维度 职高对口高考 普通高考
考试对象 仅限中职学校(中专、职高、技校)毕业生 普通高中毕业生
考试科目 语文、数学、英语+专业综合(理论+技能) 3+1+2模式(语数外+物理/历史+2门选考科目)
总分与赋分 总分750分(文化课400分+专业课350分) 总分750分(语数外各150分,物理/历史100分,选考科目各100分,部分科目赋分制)
升学方向 高职院校及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,专业需与中职阶段对口 所有类型高校,专业选择无限制
考试时间 文化课与普通高考同期(6月7-8日),技能考试提前至3-4月 全部科目6月7-9日完成

不同专业类别考试内容对比

专业类别 专业综合理论考核重点 专业技能实操考核项目
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组成原理、网络基础、数据库应用 编程实践(C语言/Python)、网络设备配置、数据维护
机械制造类 机械制图、工程力学、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车床操作、零件加工、CAD绘图
医药卫生类 人体解剖学、病理学基础、药物学 护理操作(静脉输液、无菌技术)、急救模拟
财经商贸类 会计基础、经济学原理、市场营销策略 财务软件应用(用友/T3)、商务谈判模拟

四川省职高高考政策演变对比(2024年 vs 2025年)

政策要点 2024年政策 2025年政策调整
文化课占比 文化课总分350分(语文120、数学120、英语110) 文化课总分提升至400分(语文150、数学150、英语100)
技能考试时间 技能考试集中在4月 技能考试提前至3月,分批次进行
本科招生计划 应用型本科对口招生计划占比5% 本科计划扩增至8%,新增“智能制造”“数字媒体”等对口专业
证书要求 部分专业需提交技能等级证书(如计算机一级) 取消证书硬性要求,改为“技能实操成绩替代证书”

备考建议与策略

  1. 文化课强化基础‌:语文需重点突破文言文翻译和议论文写作;数学应加强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训练;英语需注重语法专项练习和阅读速度提升。
  2. 专业课分层突破‌:理论部分采用“模块化复习”,如机械类专业分机械原理、制图、材料三模块;技能部分需结合实训设备进行标准化流程演练。
  3. 时间管理优化‌:3-4月主攻技能考试,5月转向文化课冲刺,6月考前进行全真模拟。

通过以上分析可见,四川省职高高考以“突出技能、兼顾文化”为特色,既保障了职教人才的专业性,又为其终身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